合肥市行知书院

2008年3月10日,合肥市行知学校“读书研究共同体”正式成立!!

我们也可以成为教育的积极力量——陈静

    很多年前就知道凌宗伟老师这个人,当年还特意关注了他的新浪博客,还推荐给了很多人。还知道他有个外号叫“凌扒皮”,他自己似乎也很得意这个外号。我对此的理解是:凌老师对自己质疑的知识或现象,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从他来学校讲座时展示的两个PPT就能看得出来。其中一个是关于“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解读,在有人误用经典的情况下,他一定要纠正过来。

         像他这样的教育者,无疑一定是推动教育的积极力量。

         在他的《教育的积极力量》一书中通过五个章节告诉我们——你也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要想成为改变的力量,就必须进行自我重建。自我重建意味着要阅读、观察、思考、评论。养成自我坚持的信心,则需要我们逐步确立能够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一以贯之的价值立场。有了一以贯之的价值立场,相当于我们有了自己的教育人文信仰,可以让我们一旦遇到教育的真理便热情地追逐与传播。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留心处皆可成为教育的积极力量。

多给孩子一点柔性空间

        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名篇《秋天奏鸣曲》,深刻描述了一对母女之间的情感纠葛。英格丽·褒曼扮演的母亲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在七年离别之后,与女儿重逢。在一次深夜的对话中,女儿借酒吐露长久积郁的心声:母亲一直忙于事业,疏于照顾她和父亲;而在仅有的一次较长时间的相处中,母亲又一专制的方式去塑造女儿的外形、性格,带给她巨大的伤害。女儿尖锐第指出,母亲实际上缺乏爱的能力,只在意得到别人的爱,却不愿或不懂得付出爱。这种爱无能及其造成的不幸,也遗传给了女儿,毁了她的一生。母亲面对女儿的指责,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父母很少碰触她,无论是爱抚还是惩罚。在这种冷漠的关系中,她无法建立起对世界的真实感,只能借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试想:他们都是在什么样的硬性空间里长大成人?

         再看我们的社会,父母们一定会觉得自己给孩子提供了理想的柔性空间:全家都围着一个孩子打转,那么多的呵护与爱,还不够“柔”吗?其实,过度到关注与期望,如丝一般缠绕住孩子,构成一个幽闭的空间,让孩子喘不过气来。这种空间看似柔软,实则是另一种“硬”。

         给孩子柔性空间的本质应是:付出爱、时间、心力、智慧,让孩子建立真实感与安全感,那将成为他们一生最重要的基石。

          这些,是作为老师的我们能做到的。这是教育中的积极力量!

阅读要成为教学的帮手

         凌宗伟老师说:读书是与世上最有智慧的人对话的过程。我的阅读时比较随心、不太系统的。但我会始终保持一种职业敏感、教师视角。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手里拿着锤子,就会到处发现钉子。如果我们一直保持一个教师的敏感,就会发现可用到教学中的材料如源头活水,取之不竭。在对教材做充分的文本解读、不喧宾夺主、不满堂灌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丰富的高质量的材料,对保持课堂到高容量和新鲜度,会很有帮助。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很在意你课堂的干货是不是你的很多他希望你能有更多更好第呈现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对课文进行过细的、有些枯燥和牵强过度解读。

         教学中,我有一个习惯:带学生看一本书中的某个片段之后,会顺便推荐一下这本书。比如北岛的这本诗集,收录了不少名篇,对老师们来说,可能新鲜度不够,但对接触诗歌不多的学生来说,则保证了其经典性;同时也收录了不少普通读者不熟悉的作品,诗人眼光保证了这些非名篇的质量。学生如果特别喜欢其中有某一首诗,他还可以继续阅读这位诗人的其他作品,由此可有更广泛深入的诗歌阅读。

         阅读与教学的结合,不只体现在课堂上。阅读影响了我的教学观,这样的教学引导,拓展了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影响到他们的人生。

          对于这本书,读的还不很透彻,需要再阅读再消化。相信会紧随着凌宗伟老师一起成为改变的力量。

评论

© 合肥市行知书院 | Powered by LOFTER